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库 >>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中医康复治疗学》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2日
浏览次数:

 

- 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教学团队简介



     


   

团队负责人:钟卫权

团队成员:程晶、郭和东、尚凯、葛淑萍、张玉明、李志芳

团队负责人钟卫权,博士,副教授,从事康复治疗学教育13年,承担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医康复治疗学》、《人体运动学》和留学生《医学导论》的课程讲授。团队成员程晶、郭和东、尚凯、葛淑萍、张玉明、李志芳等六位老师。团队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将 “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融入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发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江苏省康复治疗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研究》、《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等教学文章,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中心,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医者仁心,大医精诚 ”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


2016年获教育部医学技术系类教指委“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17年获徐州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荣誉称号

2018年获校成人教育教学优秀奖

2018年“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团队定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应用,课程思政的融入等方面进行研讨。

2021.3.19日参加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研讨会。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康复治疗学专业办学定位立足苏北,辐射淮海经济区,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专业技术服务,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和科研发展潜能, 能在各级医疗机构、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 及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中医康复治疗学课程的内涵和指导思想来源于传统的中医理论,该课程也是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是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精髓,学习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康复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和临床见习,将古人“大医精诚”的医德与现代康复医学理念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更好地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服务。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热爱康复医学事业,增强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努力奋斗。







说课视频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医康复学做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改善和促进人体功能,维护和提升健康状态为目标的一些列治疗方法和措施,包括针灸、推拿、中医药内外治以及传统运动疗法等。中医康复方法学是中国固有的特色和优势,是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新时期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骨针、石针、导引等康复方法,其在伤病康复与健康维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开始,中医药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是迄今为止世界传统医学中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其中阴阳、五行、藏象等学说都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其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以及医疗实践中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整体观,对疾病异治、同治的辨证观和功能观等不仅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高度相通,这些都是中医康复治疗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资源。通过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了解我们祖国几千年来的璀璨文化,也有利于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医康复治疗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首先强调价值引领,通过对中医典籍中关于康复的论述,让学生明白“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即学医的目标在于解除人民病痛,而无贫贱富贵之分。这与现在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将人文道德与中医理论结合渗透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课程学习兴趣。

其次,应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网络课程的交流互动等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医在诊断、治疗、康养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和简便廉验的操作,例如我国早在唐代就设有“疫人坊”,隔离治疗麻风病人。由此可见古人对传染病的认识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且现在对于新冠病毒疫情的预防主要的也是切断传播途径。

再次,改进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在形成性评价中加入思政考核内容。学生最终成绩,除了平时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和卷面成绩之外,还要考核对中国传 统医学的认识,以及如何将传统康复方法与现在康复医学相结合等内容。

古语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将医学人文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精髓与医学生思想道德隐性教育相融合,既有利于传承中医经典,又有利于培育高素质医务工作者。

       

经络腧穴理论课教学

       

推拿教学实操示范

课程评价与成效


中医康复治疗学课程在探讨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成绩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案例讨论中增加了对患者的关注,在考核评价中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纳入到学生的汇报中。调整考核评价体系,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考核。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除了注重康复技能的学习之外,还要注重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通过案例汇报、实验报告、交流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对传统医学的认识和并以此指导将来的就业。

校内专家的对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持肯定的评价,认为在中医康复治疗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但让学生了解掌握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将立德树人无形化有形,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康复治疗学人才。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也反馈收获颇多,既掌握了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又加深对传统中医文化的了解,为以后的择业和就业,提高了信心。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还在继续探索中。

课程特色与创新


《中医康复治疗学》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活动,改变课堂教学以中医康复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传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模式,突出思政教育融入中医康复方法的理论和技能的教育与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传统康复治疗学的知识学习,实现协同育人,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接班人。

       

临床实操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