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库 >>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生物医学工程学》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7日
浏览次数:

   

 

- 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一、教学团队


       

团队负责人:时梅林

团队成员:李菁菁 巩萍 徐航 郑绍辉 胡鹏程

本教学团队共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博士学位比例100%,45岁以下比例100%。(1)组建了“立德树人”班主任团队,将疫情防控、价值引领融入课程思政,邀请行业专家、杰出校友走进课堂,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一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识和职业规划,其中2名教师被评为学校2020年度优秀班主任。(2)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队伍,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就业,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创青春”、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等多项获奖,学生参赛作品被江苏卫视、江苏教育频道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3)指导学生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并发表相关论文7篇。(4)团队紧扣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关键目标,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努力做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学课程被评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批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1部,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徐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徐州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1项等。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学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的导论、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力学、纳米生物技术、图像处理、医学仪器与检测等,让学生了解生物医学工程涵盖的各个学科和研究热点,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有基本了解。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多学科交叉,能够运用工程学原理,解决人体健康问题;

价值塑造:能够进行团队合作、具备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的教学设计:通过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学科前沿进展学习等模块,让学生探寻知识的原始发现过程,而不只是掌握知识本身,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塑造的教学设计:通过科普宣传、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等,帮助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原始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各章节分别设置了课程思政融合点。

1、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简介部分,主要讲授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前沿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通过引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专业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生物医学传感器部分,主要通过讲授新冠肺炎检验试剂盒,深入讲解生物医学传感器在医学检测方面的应用,让学生实际了解生物医学传感器方向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继续研究与奋斗的决心。

3、医学影像技术部分,主要讲授关于深化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分析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

4、纳米生物技术部分,在介绍病毒尺寸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一方面告诉同学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坚持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府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的强大治理能力,同时认识到全球应对新冠疫情的实践中,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必要性及迫切性。

5、生物医药三维打印技术部分,通过分享3D打印人工器官的案例,让学生实际了解生物医药三维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继续研究与奋斗的决心。

6、深度学习技术部分,讲述深度学习在对抗新冠疫情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及深度学习之父Hinton老先生的传奇人生,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

7、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部分,讲述生物力学的发展历史-“生物力学之父” 冯元桢先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8、医学仪器与检测部分,讲述疫情全球蔓延期间,中国向其他国家和组织进行物资捐助的情况,引申介绍国内主要的医疗仪器的制造厂商,结合最新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家时代性需求导向以及专业毕业要求,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四、课程评价

 

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体会

学生a

               

通本门课程学习,深切认识到深度学习在今年的冠状病毒上的应用以及影像技术在检测核酸病毒的方法,尤其是核磁共振MRI,CT方舱在武汉疫情上的重要作用。

在纳米生物技术领域,对纳米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纳米探针做了较为深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知识理论,还有交流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组织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结合社会实践给予我们的引导,增加了我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学生y


学生c

               

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授课中,通过视频教学,在我看到残疾人在能够重返社会时的快乐和希望,理解“康复”的意义让我突然感受了在面对病人时换位思考的作用,感受到了医者的初心,了解技术上的理性概念后也给我思想上的洗涤。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

 

1.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2. 追寻科学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原始创新意识和尊重原创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精益求精的科学品质。

3. 通过课程学习与沟通,培养学生思考、设计如何解决医学中有关问题的思维,形成为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意识,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结合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掌握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了解目前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前沿,形成正确的专业认识和职业规划。

 

文案来源:医学影像学院